作者:杜书伍 (联强国际集团总裁)
这十多年来,网络、手机带来数位足迹的大量整合,大大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生态。
走在路上到处有摄影机,你的身影不管怎么移动,同时被好几支镜头摄录中;手机随时连上基地台,卫星定位不中断的记录足迹。上网看了甚么资料,相关广告如影随行;当然还有银行账户的资金进出、消费品项等等。尤其交通违规,在科技执法下更是百分百取缔,毫无幸免的机会。
以前因为缺乏有效工具,执法并不容易,只能用人来做,执法很难落实。尤其在公民守法素养不足时,易有投机的心态;只要没有人在看,就可以不守规范。当不守规范的行为很少被抓到,有些人就把不守规范当成日常。
但是,当数位工具大幅进步及被普及化使用后,不管生活上或工作上,我们的数位足迹,几乎百分百的被多重记录。那些不守规范的行为,即使不是立即被取缔,事后也都很容易被追溯;何况再透过多重数据交叉比对下,准确度是非常高的,可以说是无所遁形。因此「科技执法」将迅速的被广泛使用,也将会是耳熟能详的名词。
儒家道德观及修身之道,特别注重「慎独」,也就是即使没有人在看的时候,行仪亦能如常。因为人性在没人看时,就容易脱序放荡,「慎独」在提醒独自一人时,更要谨慎自持。
而现在,当我们以为是独自一人时,或是监管的人不在,其实不是;是有一堆的「人」,在看、在记录。
所以调整认知,谨记「慎独」,修练守法素养,是重要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