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岁以前,累积职涯马拉松的能耐

 

文章出处:今周刊756期 杜书伍口述、翁书婷整理

 

  一到了毕业季,很多新鲜人都要踏入职场,开始要找工作。像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应征工作,就是来神通面试,因为我在当兵时就选定,一定要进神通工作,从此之后就一路待在神通集团,从小工程师到了现在。所以,我觉得新鲜人一定先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。

 

  谈职涯规画之前,要先对企业组织有基本概念。一个组织里大概可以分为基层员工、基层干部、中阶主管、高阶主管。其中,主管和干部的平均比率大约是15%到20%左右;另外,最基层员工里也有一些有潜力的,未来会升上去的人,大概占10%。

 

  对社会新鲜人来说,就是要努力成为基层员工里最有潜力的前10%。

 

职涯规画
三十岁前成为基层干部

 

  而且,三十岁是一个重要关卡,你要在三十岁左右就进入基层干部,为什么是三十岁呢?用倒推法来算,我们六十岁左右就退休了,五十到六十岁是高阶主管,四十到五十岁是中阶主管,所以你必须在三十岁以前进入基层干部,才有机会在四十岁左右升到中阶主管的位置。所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,年龄是很重要的,一般企业里很少有人在五十岁才当上基层主管。

 

  所以新鲜人一定要知道一件事:三十岁以前的基础工作要做得很扎实,同时让自己累积成为一个干部的特质和能耐。

 

  可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,一边走一边摸索,一直换工作,到二十八岁才找到自己真正的路,这就太晚了,错过我所说的,「三十岁的关键」。

 

  所以在大学时代就要探索,要对未来的工作有规画,我的个性是活泼还是文静?我的强项在哪里?我要学什么专业?这个专业适合什么性质的工作?用什么方法获得这项专业?这样的话,在大学时代你就会有个约略的方向,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,一毕业就马上进入另一个历程。

 

  职涯中的第一份工作,就会建立起我们的职涯人格,就像原生家庭影响我们的人格一样。不同的企业,有不同的文化模式,不同的经营观念,社会新鲜人不知不觉就会吸收这些文化,变成你自己的企业认知,或是一种职场的态度和观念。

 

  所以对新鲜人来说,你需要有好的环境培养你的职涯人格。如果你进去的是家好公司,有长远企图和规画的公司,它的营运模式就会非常的专业和正规。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中工作,自然而然就会知道,很多事情有制度有规画,就可以从中培养出正确的企业人格。

 

求职技巧
不要被面试招数迷惑


  相反的,如果进入一家不好的公司,经营上习惯于见招拆招,丢「擦边球」,采取一些不正规的作法,而因为你是新鲜人,又没有待过别的公司,就会以为企业经营就是如此。潜移默化之下,你就会小鼻子小眼睛,思惟格局不够大。如果你是以担任中阶或高阶主管为目标,你的格局要大,才能把企业带大。

 

  「不要被一堆面试的招数迷惑」,现在很多信息教你应付面试,譬如面试时表现出很有自信的样子,这些都是一些表面工夫而已。你是真有自信还是假自信,企业主又不笨,怎么会看不出你是不是真材实料。

 

  因此最重要的是,好好研究这一家公司,去面试的时候,你有所准备,你回答出来的答案就会很有条理和重点,千万不要到面试的时候还在问,「你们公司在做什么?」这显示出你对自己一点规画也没有。

 

  另外,在面试的时候,我会看这个人,表达事情的条理清不清晰。清晰,表示脑袋有在动;不清晰,就表示信息都只是被塞在脑内的储藏室里,没有融会贯通,无法活用,所以会有混浊的感觉。清晰的脑袋,就代表有思考的习惯,就容易吸收很多东西。

 

  很特别的,我还会看这个人的成长过程,会不会从挫折中获得体悟,例如被问到「你大学为什么会重考?」有些人会掰一大堆理由,有些人会很坦诚地自我检讨,「因为高三的时候都在玩。」我要的人,是对挫折真正有感觉、会检讨的,不是船过水无痕、过了就算了。

 

  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我的面谈重点,其实,从应征对象的言谈间就可以知道,这个人急不急躁、愿不愿意投入,愿不愿意从基础的事情做起。偶尔,面试时我会放出一些假设性的测验题:「我们公司加班很严重喔!」然后看他的表情,是很勉强,还是欣然接受。

 

  最后,就是弹性。如果这个人回答问题,很斩钉截铁,铁口直断,我反而很怕。因为年纪轻轻、经验不足的新鲜人,通常对问题没有真正深入的了解,如果一下子就把话说得太满,心态上恐怕就会缺乏弹性。最好的状态,是对问题有自我的解读、想法与认知,但不是一下子就把答案说满、说死。

 

  虽然每个企业对需要的人才特质各有所需,可是前面谈过的这些条件却是最基本的。

 

 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,某某企业有没有加薪,可是我要强调,企业加薪是有标准的,是加给有能力的、努力的员工;不努力、没能力的人不应该加薪,或者,加薪幅度也不应该相同。

 

最佳态度
把别人不做的捡起来做

 

  所以,若你是真正的人才,你自然就会被加薪、被拔擢,因此与其四处打探企业加薪的状况,不如反求诸己,建立正确的工作态度,也就是在越短的时间内,做越多事情,别人不要做的事情都捡起来做。有了这样的态度,就能让你的工作历练快速扩大。

 

  像我进神通电脑当工程师的时候,刚好遇上办公室要搬家。某晚七点多,大家都下班了,只剩下我和搬家工人,我就承接总务的工作,指挥工人。后来老董事长(指苗育秀先生)来了,还误把我当成总务说:「这些工人很辛苦,你要给他小费!」我从董事长对基层员工的态度,学到一些管理员工的艺术。

 

  其实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,也没有加班费可领,可是因为多做,就有机会学到一些东西。所以新鲜人应该是力求自己的历练不断增加,而不是挑三拣四,只想着「我喜欢做什么,不喜欢做什么。」像我,交大毕业,可也是做总务的工作。

 

  还有一次,是老板突然问我,「我们有一个project(项目),负责人突然赶不出来,你可以试试看吗?明天早上告诉我。」那时我才刚进去,东西南北也还没搞清楚,可是我没有拒绝,因为我在退伍之前就看过公司的产品列表,早就研究过公司的各项产品,所以能够抓到机会。后来我熬了一晚没睡觉,赶在截止时间之前做出来。

 

  职场生涯就是这样,积极地帮自己准备好,比别人更用心投入,自然而然就会在80%的基层员工之中成为10%的潜力员工,接下来,进入20%的主管阶层。

 

#连结阅读:

1. 杜书伍:做事前,先找到你的GPS

2. 主管职位的能力提升优势

3. 年龄数字的魔咒

 

 

回到顶部

订阅联强EMBA

 

微信订阅号

 

文章转载规范

须註明「作者杜书伍为联强国际集团总裁」

须註明选自「联强EMBA」

需依原內容(含標题)据实转载,不得擅自修改、增刪、自为重组

仅限於非营利使用

若有文章转载及授权相关问题,请与我们联络synnexhr@synnex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