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务与学理

 

作者:杜书伍 (联强国际集团总裁兼执行长)

 

  理论缺实务,不切实际;

  实务缺理论,漏洞百出。

 

  当一个人经过五年、十年的工作历练,累积了不少的实务经验后,逐渐建立了相当的成果,并也相应建立了自信。不过,紧接着会看到,虽然经验持续在增长,但是能力与处理事物的质量与周延度,却提升缓慢、原地打转。

 

  其实,到此阶段他的做事方式是全凭经验,个案处断、见招拆招;但他却沈迷于既有的成果,自满而自信的以为已达能力的顶级。等到许久不见升职,怪罪主管怪罪公司不予认可,而愤愤不平。这就是陷入光有丰富的实务经验,但是过程中不注重学理理论协助梳理;当负责事物趋于复杂化,或环境变化剧烈时,就会逐渐呈现捉襟见肘、漏洞百出的窘境。

 

  理论就是一个架构完整而逻辑清晰的思维判断系统,当实务经验给人提升到某一水平后,必需透由理论的梳理,才能层次清晰、条理分明;并有助于决策判断精准合理、前后一致,少有并发症与后遗症,甚至可推演与补足原先所不知道的缺失。这也才是真正能力层次的提升。

 

  具有丰富实务经验者,如果鄙视理论、认为其不切实际,并且自满、自大而不愿学习,将陷入能力层次无法提升的窘境。反之,学有专精拥有全套的知识学理架构的人,若是忽视累积实务经验的重要,就会陷入空想而不切实际。

 

  因此,实务与学理一样重要,是相辅相成,不可偏废。

 

 

回到顶部

订阅联强EMBA

 

微信订阅号

 

文章转载规范

须註明「作者杜书伍为联强国际集团总裁」

须註明选自「联强EMBA」

需依原內容(含標题)据实转载,不得擅自修改、增刪、自为重组

仅限於非营利使用

若有文章转载及授权相关问题,请与我们联络synnexhr@synnex.com.tw